|
您現在的位置 > 新聞動態
遭重罰80.26億元 滴滴:誠懇接受,堅決服從 |
發布時間:2022/7/22 |
中國網信辦今天宣布了對網約車公司“滴滴出行”的裁決:罰款80.26億人民幣,此外還對滴滴董事長、總裁各處100萬人民幣罰款。分析認為,處罰落地標志滴滴度過了一個難關。

繼《 華爾街日報》7月20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,稱網約車公司“滴滴出行”(滴滴)將面臨高額罰款之后,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(網信辦)7月21日宣布了針對滴滴的行政處罰決定。
根據裁決內容,網信辦依據《網絡安全法》、《數據安全法》、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和《行政處罰法》等法規,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處80.26億人民幣(12億美元)的罰款,對該公司董事長兼CEO程維、總裁柳青各處100萬人民幣罰款。網信辦指出,經過調查后發現滴滴除了違反法規,還存在“嚴重影響國家安全的數據處理活動,證據確鑿、情節嚴重、性質惡劣,應當從嚴從重予以處罰”。
面對媒體詢問滴滴存在哪些違法違規行為,網信辦稱總共存在16項違法事實,歸納起來有8個方面,分別是:一、違法收集用戶手機截圖信息;二、過度收集用戶剪切板信息、應用列表信息;三、過度收集乘客人臉識別、年齡、職業、地址等信息;四、過度收集乘客的精準經緯度位置;五、過度收集司機學歷信息;六、在未明確告知乘客情況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圖;七、在乘客使用順風車服務時頻繁索取無關的“電話權限”;八、未準確清晰說明用戶設備信息。
網信辦提到,本次網絡安全審查還發現違法運營的數據處理活動,“給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和數據安全帶來嚴重安全風險隱患”,以及“拒不履行監管部門的明確要求,陽奉陰違、惡意逃避監管等其他違法違規問題”。不過由于涉及國家安全,網信辦表示依法不公開相關細節。
對此,滴滴在官方微博發聲明說,“我們誠懇接受,堅決服從,嚴格按照處罰決定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,全面深入自查,積極配合監管,認真完成整改。我們真誠地感謝主管部門的檢查和指導,感謝社會公眾的批評和監督,我們將引以為戒,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,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、數據安全建設,加強個人信息保護,切實履行社會責任。”
作家暨獨立評論員浩威(Fraser Howie)說,“滴滴度過了一個難關,但科技公司面臨的商業環境仍令人擔憂。”由于滴滴的業務有關人員移動,而中國城市卻因疫情輪流實施封控,在短短數小時內就可關閉一個城市,這對打車服務來說相當不利。
滴滴是近年中國政府廣泛整頓科技企業的主要目標之一,80.26億人民幣罰款占滴滴去年的營業額約4.3%,此數字僅次于2021年阿里巴巴被要求支付的182.28億元人民幣(27.5億美元)。在監管機構介入之前,中國科技行業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,出現了大規模的企業壟斷。
去年6月,滴滴在美國上市兩天后,中國監管機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該公司啟動網絡安全審查,不僅新用戶被禁止注冊,應用程序也遭到下架。企業市值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暴跌,滴滴股東于今年5月投票決定讓該公司從紐約證交所退市。
美媒《 華爾街日報》先前接獲的消息指出,中國政府將在宣布處罰措施之后,放寬禁止新用戶注冊的限制以及讓滴滴應用程序重新在中國上架。有消息稱,滴滴也有可能重啟被擱置的香港上市計畫,不過目前這些消息仍未被證實。
香港Quiddity顧問公司分析師隆迪(Travis Lundy)在研究平臺Smartkarma平臺寫道,這個結局代表滴滴應該可以尋求到香港上市。他認為,理論上滴滴也能夠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,但目前的股東傾向選擇香港。
|
|